< 首页

《家政行业大数据调查报告——中国•广州(2017)》全文

广州市妇女联合会

羊城晚报智慧信息研究中心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2017年11月

第一节家政服务的定义与分类7

1.2家政服务的分类7

2.1 家政服务行业的市场数据9

2.1.2非必要消费需求日益增长,家政服务支出显著提高10

2.1.4 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总就业人员比值不断上升11

2.3 家政服务行业指数分析15

第一节招聘大数据解读22

1.2 保姆/护工的招聘需求最高23

1.4月嫂/育婴对学历的要求最高,保洁/清洁工近九成要求学历不限25

第二节评论大数据解读27

第三节 广州市家政从业人员数据解读31

3.2 职业培训及工作满意度36

3.4从业人员结构43

4.1行业内公司资质47

4.3 家政服务员技能及素养培训现况53

4.5 公司品牌的树立与维护59

第三章 菲律宾、日本及我国台湾地区家政服务业的经验与启示63

第二节我国台湾地区家庭服务业的经验66

第四节菲、日、台经验对广州家政服务行业的启示68

4.1 国家产业政策导向明显70

4.3 家政服务O2O平台向垂直纵深发展76

4.5人工智能和家政服务业的深度融合79

一、研究方法84

第一节家政服务的定义与分类

图1:家政服务内容分类图

数据来源:羊晚华工智慧定制报告项目课题组

时间:2017年10月1日-10月20日

2.1家政服务行业的市场数据2.1.1我国居民消费能力不断提高

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居民收入稳定增加。在国家连续出台各项改革措施和实施“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等政策的影响下,我国居民的消费支出也强劲增长。2017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834元,比上年同期实际增长6.1%。图2显示,自2013年起,我国人均消费支出呈上涨趋势,并稳步提高。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增长,总体上体现了我国居民消费能力的提高。

图2:2013-2016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指数趋势图

数据来源:羊晚华工智慧定制报告项目课题组·公共数据挖掘

时间:2017年10月1日-10月20日

2.1.2非必要消费需求日益增长,家政服务支出显著提高

反映在消费市场上,消费个性化、体验式的趋势日渐明显,享受型、健康型等非必要消费需求日益受到消费者青睐。

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报告显示,2016年居民人均用于家政服务的支出增长24.7%,2017年第二季度家政消费支出平均增长率为15.9%,表明我国居民对于家政服务的消费支出有了显著的提高。由此可见,中国消费者的消费形态正从满足基本需求的必需品到购买提升生活品质及体验的服务,从大众产品到高端商品升级。

2.1.3家政服务价格温和上涨,居民对价格接受能力提高

消费指数衡量了我国居民消费品价格水平变动的情况。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报告,截止到2017年9月,我国居民消费指数为101.5,同比增长1.6%。从2013年至2017年9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有小幅度的上下波动,但消费指数均大于100,说明居民消费价格水平仍处于上涨状态。其中,2016年家政服务价格温和上涨5.7%,这就意味着家政服务行业的服务价格处在稳步上升的阶段中。消费价格的温和上涨,一方面反映了我国居民对家政服务价格的接受能力在逐渐提高;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我国居民对家政服务需求的日渐增长。从市场规律分析,家政服务行业的规模在逐渐扩大。

2.1.4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总就业人员比值不断上升

在企业需求人员中,2016年,我国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到总就业人员的43.5%,居民服务与其他服务业占9.7%。《2016年中国家政服务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前景》中的数据显示,天津、上海等9座城市共有23.96万人从事家政服务行业。截止到2016年,我国第三产业就业人员的占比在不断提升。2013-2015年,中国服务业就业人员年均增长5.8%。图3显示,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值在不断提高,第三产业已成为吸纳就业的绝对主力。同时,第三产业产值的不断提升充分说明了第三产业市场的活力与良好的发展态势。

图4:家政020平台融资情况

数据来源:羊晚华工智慧定制报告项目课题组·公共数据挖掘

时间:2017年10月1日-10月20日

从全国家政O2O企业的市场份额占有率来看,e家洁公司占据了24.1%的用户市场,排名第一;其次是阿姨帮、58到家和云家政三家企业,分别占据16.8%、15.4%和11.7%。

在全国具有代表性的家政O2O企业中,成立于2006年的“管家帮”是中国家庭服务O2O模式的首创者。“管家帮”通过产品和服务从工厂、基地直接供给到家庭的商业模式,提供以“家政服务”为主,“有机食品、营养健康、绿色家居、安居咨询”为辅的产品服务。“阿姨来了”公司成立于2007年,业务主要分为阿姨社群运营、月嫂、育儿、家务、企业保洁等。成立于2010年的云家政公司,通过业内首创的“按需选人”模式选择合适的家政人员,并可在线托管中介费、试工费、阿姨工资等;用户可通过网站、APP、IPTV、微信、百度轻应用、百度直达号、支付宝钱包等入口登录云家政,云家政提供的工种包括宅速洁(临时钟点工)、长期钟点工、住家保姆、月嫂、育儿嫂、老人看护等。

自2010年以来,随着人们经济收入的增长,生活水平逐步提升,对家政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另一方面,2016年前后,国家先后出台《商务部关于加快家政服务业发展的意见》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85号)》3等政策,鼓励家政服务行业加速发展带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此外,移动互联科技的广泛应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2011年开始,随着微博、微信和客户端的使用,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习惯借助移动终端查询获取家政信息。

图9:以“母婴服务”和“养老护理”为关键词的微信指数趋势图

数据来源:羊晚华工智慧定制报告项目课题组·公共数据挖掘

时间:2017年8月-2017年10月

2.4 “人工智能 家政”的发展

2.4 “人工智能 家政”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人工智能和家政服务的结合已经成为全球家政行业发展的一个新热点。当今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都面临着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由于多数年轻人忙于工作并且不愿意从事老年人健康照护的工作,而国家在社区老年人的健康服务上投入了太高的人力成本,用机器取代人工成为了一个必然的趋势,这些问题客观上推动了“人工智能 家政”的发展。

目前,“人工智能 家政”主要表现在家政机器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上,按照应用范围和用途的不同,家政机器人一般可分为:电器机器人、娱乐机器人、厨师机器人、搬运机器人、不动机器人、移动助理机器人和类人机器人。

我国政府有关部门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并引导人工智能和家政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2012年,国家科学技术部发布的《服务机器人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中,提出要推进国家民生科技领域应用,围绕家政服务领域,重点开发辅助高龄老人与残障人移动护理监控机器人、家庭生活清洁机器人、教育娱乐机器人、两轮自平衡电动代步车等机器人,为家政机器人的发展提供了政策引导。2017年7月20日,国务院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提出要围绕教育、医疗、养老等迫切民生需求,加快人工智能创新应用,为公众提供个性化、多元化、高品质服务,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如今市场上推广最为成熟的家政类机器人主要是清洁类机器人,如扫地机器人、拖地机器人、擦窗机器人等等。从图10和图11可以看出,在淘宝网的生活电器类产品的销售占比上,从2014年开始,扫地机器人的销售额以18.2%的占比排到了生活电器类产品销售额的第一位。截止2017年10月,扫地机器人的销售额占比达到了全年生活电器销售额的18.1%,擦窗机器人的销售额占比也达到了0.6%。可见家政机器人越来越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走进了千家万户。

第一节招聘大数据解读

图13:广州地区三大工种的招聘需求比例图

数据来源:羊晚华工智慧定制报告项目课题组·公共数据挖掘

时间:2017年10月1日-10月20日

1.3保洁/清洁工的经验要求最低,月嫂/育婴的经验要求最高

数据来源:羊晚华工智慧定制报告项目组·公共数据挖掘

数据来源:羊晚华工智慧定制报告项目课题组·公共数据挖掘

                                             

本文来源 家政头条 由 家政头条 整理编辑,其版权均为 家政头条 所有,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家政头条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相关文章

               

暂时还没有评论哦...

发表回复

Scroll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