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政行业 岂能让健康证造假形成“气候”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家庭需要专业的家政服务,而服务人员的健康状况也越来越受到雇主的关注。令人遗憾的是,在许多地方的家政行业中,却大量存在着健康证明造假的情况,即便是一些看似靠谱的家政公司推荐的保姆,也未必没有问题。据悉,海口某家口碑不错的家政公司就曾向顾客介绍过持假健康证上岗、自身携带梅毒的保姆。
家政人员平日与雇主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如果他们携传染病上岗,无形中扮演了病毒“传播体”的角色,而其照顾的对象又多是抵抗力较弱的老人、小孩、病患,就使得这几类人感染的几率大大增加。从某种意义上讲,让家政人员定期体检、持健康证上岗,既是为了保障雇主家庭的健康,也是在提醒“保姆”们要对自己的身体负责。
由于家政人员的体检属于“一般健康体检”的范畴,尚无机构、相关规定明确检查项目,地方行业协会也没有给出家政体检的指定医疗机构,有些带病的家政人员就倾向于去“好说话”“走过场”的社区卫生中心“混”张证。而操作方法并不困难,比如在中心门口找代检“专业户”,或是带个健康的好友去,他体检你拿证,连男性替女性,都能成功完成胸透检查;而更简单的做法,就是花点银子买张假证,仿真度的高低与花钱的多少密切相关……如此搞出来的健康证明,成为了许多家政从业者的“标配”,想想都让外界觉得“不寒而栗”。
某些医疗机构之所以对体检人员的身份不核实,除了工作责任心不强之外,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利益的驱使。试想,若是一板一眼地严格把关,一来需要耗费些时间和精力,不利于加快速度、多看病人多创收;二来身体有病或是怕自己有病的家政人员,就不愿意来此接受“严查”,医疗机构又得少收一笔。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样“吃不饱”的机构,宁可发证发得松一点,也希望“生意”红火些。更何况,某些家政公司在人员紧缺的情况下,为降低招聘成本,本身就愿意和“好说话”的医疗机构合作,先将欲聘用的、可能有病的人介绍过去快速拿证,再把这些有证者推销给需要家政服务的家庭。而多数家庭还是信证的,在没发现异常的情形下,不会刻意要求家政人员去正规医院重检,因此,出具假证的医疗机构、暗中捣鬼的家政公司一般不会惹上麻烦,不用为自己肮脏的行为买单,他们之间的利益链总能运作良好。
面对健康证造假成“气候”的市场乱象,政府部门不能再袖手旁观。一方面,必须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对明里暗里办假证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惩处,并将“体检人员身份核实”问题上升到制度层面,加强日常的督导考核;另一方面,着手规范现有的家政公司,一旦其麾下的家政人员出现执“假证”上岗问题,公司也得接受相应惩处。此外,各地的家政行业协会要利用自己现有的影响力,采取得力措施,加强业内自律,别让害群之马坏了整个行业的规矩。
本文来源 家政头条 由 家政头条 整理编辑,其版权均为 家政头条 所有,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家政头条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暂时还没有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