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贵在精准,重在精准】“家政扶贫”哪家强,典型事例告诉你!

2017年商务部会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全国妇联印发《关于开展“百城万村”家政扶贫试点的通知》,组织10个中心城市的28家家政企业与7个省的38个贫困县开展家政扶贫试点工作。在试点过程中,形成了许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对全面推进家政扶贫工作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从今天开始商务微新闻将陆续为大家带来这些有推广意义的典型案例,一起来看看吧!

百城万村”家政扶贫试点典型案例之一

就业扶贫 家政先行

(上海市商务委)

根据商务部等四部门《关于开展“百城万村”家政扶贫试点的通知》精神,上海商务委积极主动推进“百城万村” 家政扶贫工作。主要做法:

精准研判市场需求,提高供需对接效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全过程都要精准”。我们认为,面对高度市场化的家政服务业,家政扶贫工作关键在于准确研判市场需求,才能精准施策。上海市拥有2400多万常住人口,市场需求旺盛。随着家庭小型化、人口老龄化、生活现代化和服务社会化,上海市家政市场需求“三化”特点明显:

一是需求多元化。家政市场需求种类多、包罗万象,已经不再局限于过去传统的洗衣、做饭、清洁卫生等日常家务料理,涵盖了照看孩子、陪护老人、病床陪护、家庭护理、月子照顾、母婴护理等,以及高级管家、早教、催乳师、资金理财等私人定制式需求,其中诚信安全成为家政市场最基本的需求。此外,随着境外投资者落户上海逐年增多,对高端涉外家政服务的特殊需求也在增加。

二是服务快捷化。家政服务消费的频次日益加大,家政服务“快餐化”发展特征日趋明显。用户喜欢像打车、叫外卖一样“随叫随到”家政服务,其中极速保洁服务倍受市场欢迎。

三是消费年轻化。都市年轻人群因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日益成为家政服务消费的主流。据统计,用户中 30 岁以下人群占家政服务消费比重的49%。上海家政市场多元化、快捷化和年轻化的需求变化,倒逼上海家政服务市场呈细分化、专业化、信息化发展,这也对家政扶贫工作提供了精准供需对接的客观要求和有利条件。

针对上述特点,我们推荐家政服务岗位适配性强,管理水平较好的服务机构具体实施家政扶贫。

精心探索扶贫模式,力求可复制推广

家政服务作为一个迅猛发展的民生服务行业,家政企业主动参与国家扶贫工作,既是利国利民的民生工程,也是各级家政行业主管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上海市作为商务部 “百城万村”家政扶贫试点城市,承担与安徽、四川、湖南、陕西、贵州、甘肃 6 个省 33 个贫困县(区)开展家政扶贫对接任务。为此,秉承市场决定、政府有为原则,制定了《上海“百城万村”家政扶贫试点方案》,着力发挥商务领域优势,聚集家政就业精准扶贫,充分发挥家政服务业吸纳贫困地区富余劳动力强的作用,推进家政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推对口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指导上海品牌规模家政企业,采取政企合作、校企合作等多种形式,按照“351”的工作思路,推进家政就业扶贫工作。即:坚持“三个原则”、推进“五项”合作,实现“一个目标”。

坚持“三个原则”:一是坚持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相结合。市场化运作,企业为主体,尊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发挥政府指导作用,给予人员培训、就业上岗政策支持,营造良好建设环境。二是坚持基础培训与提升培训相结合。按照市场需求确定培训类别、规模,进行基础培训,并取得当地人社部门颁发的职业技能证书;按照上海标准、岗位需求,进行提升培训。三是坚持就近就业与上海就业相结合。以当地就近就业为基础,鼓励择优入沪就业。

推进五项合作:一是基地合作。推进两地政府、企业合作建设“黔女”等地域为代表的家政就业基地;二是供需合作。按照上海家政服务市场结构性需求和企业个性化要求,开展针对性招生培训,组织化输出,精准化引进。三是培训合作。培训主要分为基础培训和提升上岗培训。上海方面主要负责标准制定、师资安排、助推就业等,贫困县主要负责提供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员基本信息、组织建档立卡贫困户适龄人员参加培训等服务保障工作。四是就业合作。立足当地或区域性就近就业,择优引入上海就业。五是管理合作。经培训并到沪上岗的家政员,其基本信息、培训信息统一纳入上海家政服务信息追溯系统,强化家政就业人员信息的源头管理。

实现“一个目标”:计划通过3年持续建设,实现“一、十、百、万”建设目标。即,探索一个可复制推广的“精准对接、按需培训、择优引进、就业扶贫”合作、就业、扶贫一体化的上海家政扶贫模式,培育10家示范规模品牌企业,培养100名“家政就业带头人”回乡广泛宣传动员,吸纳10000 名贫困县富余劳动力在沪从事家政服务。

精诚合作扶贫攻坚,构建家政扶贫机制

家政服务是贫困群众,特别是贫困妇女通过市场机制实现就业的有效方式。目前,上海有近50万名家政从业人员,98%的从业者系外来人员。家政从业人员经济待遇稳步提高,现已成为外来人员就业的“重要渠道”之一。据对“百城万村”试点工作涉及的38个贫困县在本市38家家政服务机构的家政从业人员抽样调查分析,在沪现从事家政服务的人员有3897名,涵盖试点7省37个县。其中,安徽省(5个县)2433 名,数量最多。四川省(8 个县市)933 名,数量排在第二位。从统计数据来看,上海承担家政扶贫任务有了良好基础;从经济待遇来看,家政扶贫大有可为;从扶贫大局出发,上海家政理应率先垂范。

一是构建工作机制,搭建供需对接平台。组织召开“百城万村”家政扶贫工作对接会,邀请安徽、四川、贵州、甘肃、陕西、湖南6省商务厅、19个贫困县(区)及相关委、办、局分管领导,共商扶贫大计。上海市商务委与安徽、四川等6省商务厅分别签署家政扶贫政府合作战略协议,构建相关商务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同时,多家试点企业分别与安徽临泉县、贵州务川县、甘肃环县、四川仁寿县、陕西岚皋县等11个县人民政府签订了家政扶贫合作协议,搭建对接平台。

二是构建供需机制,打通精准就业渠道。上海以商务部“百城万村”5 家试点家政企业为主要发起人,联合上海 60 多家知名品牌规模企业,吸收有意愿与上海合作的贫困县,成立“沪帮互助、精准扶贫、家政先行”为主旨的上海家政扶贫联盟,做到供需资源共享,就业扶贫互助,帮助贫困人员打通精准家政就业的渠道。

三是明确推进方向,提升扶贫成效。在工作方向上,着力于家政扶贫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在工作重心上,着力于家政扶贫与扩大品牌企业相结合。通过上控优势“资源”,提升企业品牌影响力。在工作方法上,着力于精准扶贫与面上扶贫相结合。精准扶贫就是立足于建档立卡户,面上扶贫就是立足贫困县的适龄人员,以精准扶贫为重点和牵引,打造贫困县家政服务品牌。上海计划打造“黔女”、“川妹子”、“安徽阿姨”等一批家政名片。在工作路径上,着眼于政府推动与企业主体运作相结合。引导企业将扶贫工作作为塑造良好社会形象、打造优质的企业品牌、扩大市场占有率的重要方式。在宣传引导上,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不愿走出大山的现实,组织企业在遵义务川开展了7个场次不同主题的“家政专业短训班”,举办了“打开心扉、畅谈理想、吸引签约”为主题的家政就业对接活动,安排企业“路演”推介,传播 “来上海就业脱贫”的希望种子。如“黔女”舒继兰,现已成为遵义市务川县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星星之火”,示范作用明显,带动了一批“黔女”走出大山来到上海。同时,上海市商务委对带领家乡同胞开展家政就业脱贫的 12 名家政从业人员进行了大力表扬,并请其所在县“父母官”为其颁发证书。在监管方式上,着眼于源头建档与追溯管理相结合。根据商务部试点要求,建立家政服务从业人员信用档案。同时,结合上海实际,将所有入沪家政从业人员统一纳入本市家政持证上门服务培训,做到持证上岗,确保服务信息可查询、可追溯、可评价,体现上海特色,提升家政扶贫实效。

来源:商务部服贸司

                                             

本文来源 家政头条 由 家政头条 整理编辑,其版权均为 家政头条 所有,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家政头条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相关文章

               

评论:

       
  1. 180****6383

    家政服务务行业的痛点:
    45岁以上人员综合素质跟不上,知识文化跟不上,(30岁以上45岁以下)家庭丢不了!

    发布于: 

发表评论

2发表评论
Scroll Up